為推廣在地農業文化與水利知識,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於4月19日(星期六)盛大舉辦「百年流傳:吉安大圳走讀暨芋香食農之旅」活動。此次活動結合導覽解說、食農體驗及廉政宣導三大主軸,吸引上百位民眾熱情參與,在春日暖陽下漫步百年水圳,不僅感受地方農業魅力,更提升防詐意識,實踐寓教於樂、多元學習的目標。
隨著花蓮縣社區大學學員充滿節奏感的木箱鼓演奏和優美的日本歌謠表演,吉安大圳走讀活動正式展開,現場氣氛熱烈,為參與民眾帶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農田水利署副署長林國華指出,農田水利署自109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農田水利文化傳承,透過「圳水長流」、「職人薪傳」、「認同覺醒」、「公私協力」四大策略推進圳路復興。除持續檢修灌溉系統、提升水資源韌性,更積極促進農民收益與農業永續。114年度更將以吉安大圳為主軸,開展圳路復興行動,期盼開創大圳與環境永續共融的嶄新篇章。
擁有百年歷史的吉安大圳,自日治時期即為花蓮吉安鄉重要灌溉渠道,是當地農業穩定發展的關鍵。為讓更多人認識這條歷史悠久的水圳,花蓮管理處特別策劃本次走讀活動。活動當日,由花蓮縣社區大學資深講師林裕勳、黃家榮及花蓮管理處同仁林文淵擔任導覽員,沿著蜿蜒水道,深入解說吉安大圳的興建歷程及沿線文化地景,讓參與者如同穿越時光,親身體會早期水利工程的艱辛與職人的堅持,也對水資源的珍貴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除導覽外,當日還由吉安鄉農會講師開設「芋香食農教育」課程,介紹在地芋頭作物與水利灌溉的密切關係。參與民眾不僅親手製作芋頭料理,更品嚐芋頭特色風味餐,從體驗中認識農產與水利文化的交融。活動尾聲播放農田水利主題短片,為整日活動畫下溫馨句點。
此外,為提升全民反詐意識,活動現場同步設置「識詐、拒詐、反詐」廉政宣導攤位,由輔導室提供圖文展示與現場問答,介紹常見詐騙手法,包括假冒親友借款、投資詐財、網購陷阱及釣魚簡訊等,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並善用165反詐專線查證可疑情況。
花蓮管理處處長張麒瑋表示,吉安大圳不僅是花蓮農業發展的重要見證,更是珍貴的水利文化資產,應由全民共同守護與傳承。本次活動透過導覽、手作及廉政宣導三合一方式,讓參與者深入了解水圳價值,也展現公部門關懷地方、服務民眾的決心。未來,花蓮管理處將持續辦理多元活動,邀請更多人共襄盛舉,攜手打造廉潔、永續、有愛的農業生活環境。
百年水圳魅力無法擋,吉安大圳走讀活動湧現爆滿人潮
花蓮縣社區大學學員帶來精彩的木箱鼓演出
農田水利署林國華副署長親自出席並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
與會貴賓與民眾一同於吉安圳2幹線農田水利體驗園區合影留念
吉安大圳走讀活動自不尽入口處出發作為整段導覽路線的起點
吉安大圳五水門為當地重要的農田水利設施,負責調節與分配灌溉水源
花蓮縣社區大學黃家榮老師導覽解說,娓娓道來吉安大圳的前世今生
除了走讀導覽,民眾也實地參與手作芋圓體驗,從搓揉、塑形到烹煮,
讓大家在輕鬆互動中感受農村生活的純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