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政宣導
-
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計畫為落實總統施政願景,打造「人工智慧之島」,政府推動「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計畫」,以跨域協作方式建構產業生態系,特別是協助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導入AI智慧化技術與方案,提升產品及服務的附加價值,以差異化及客製化建構未來競爭力。本計畫將以南部地區為...
-
《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一、 前言 因應美國關稅變革等國際情勢變動及地緣政治動態,行政院除已提出「9大面向、20項措施、總經費930億元」的支持方案,及時給予產業及國人協助外,並於114年4月2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下稱本條例...
-
2025年消除C型肝炎 決心不變 「臺灣C型肝炎根除地圖」一目了然臺灣C型肝炎(以下稱C肝)是僅次於B型肝炎(以下稱B肝)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與肝癌的最主要原因,為加強C肝的防治,衛生福利部於2018年訂定「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2018-2025)」,設定「以治療引領預防」、「以篩檢支持治療」、「以預防...
-
晶片驅動生醫與農業創新升級日期:114-08-01資料來源:國科會 一、前言 隨著人工智慧崛起,晶片已是各行各業突破創新的動力來源。為迎接未來產業科技變革的契機與挑戰,政府前已提出「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簡稱「晶創臺灣方案」),全程為十年期,在四大布局中的「結...
-
減量回收及資源循環推動計畫打造資源循環的未來 公私協力邁向減碳與零廢棄目標 行政院卓院長於今(24)日院會聽取環境部「減量回收及資源 循環推動計畫」報告,該計畫在推動我國資源循環零廢棄及實現減 碳目標上具重要性,透過多元管道加速產業轉型,共同打造資源循 環的未來。 ...
-
行政院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一、前言 「次世代通訊產業」,係指新一代通訊技術產業,涵蓋陸海空無線通訊網路,包含地面無線通訊網路及非地面通訊網路,相關技術之發展對於推動數位經濟和實現智慧生活具重要意義。透過次世代通訊產業的發展,能促進相關行業升級轉型,有助於提升臺灣的科...
-
文化部推動臺灣 百大文化基地一、 前言 為讓國人及國際旅客更認識臺灣文化的生命力與多樣性,政府透過整合近年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在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前瞻基礎建設等資源與民間力量,推動「百大文化基地」,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參與,透過每兩年一次的徵選,進一步爬梳各地不同領域的文...
-
投資臺灣三大方案2.0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成果及修正」報告後表示,自108年起,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政府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1.0」,至今已吸引超過1,600家廠商,投資金額更提前達標超過新臺幣2.5兆元,創造逾16萬...
-
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一、行政院於114年6月26日通過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規劃「核心產業雙軸大轉型」、「現有核心再造新核心」及「運用法人驅動產業創新」等三大推動策略,透過核心產業數位及低碳雙軸轉型,提升新核心產業附加價值,並藉由法人能量趨動產業創新。 ...
-
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一、前言 為實踐「國家希望工程」國政藍圖,政府刻正積極推動國家建設與產業發展,急需資金挹注,因考量民間資金充裕,亦積極尋求投資管道,若能將民間豐沛的資金導入各項建設,對於臺灣下一階段發展至關重要。鑑此,政府啟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11...
-
在宅醫療科技願景與行動為實現總統「健康台灣」願景,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於本(114)年6月12日本院院會報告「在宅醫療科技願景與行動」。國科會表示,面對我國人口結構高齡化、醫療照護負擔日益增加等挑戰,國科會規劃推動「在宅醫療科技」政策,致力促進...
-
推動長照3.0—實現「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願景一、前言 因應我國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與失能人口持續上升,政府在推動「長照2.0」計畫下,已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延伸前端初級預防功能,預防保健、活力老化、延緩失能失智,並向後端提供多目標社區式支持服務,也提供民眾照顧及專...
-
公部門AI人才培育與智慧政府一、人事行政總處(以下簡稱人事總處)配合智慧國家政策願景,致力於全面培育具備AI專業知能的公務人才,於113年研擬「提升行政院公務人員人工智慧知能實施計畫」並經本院核定在案,透過產官學研通力合作及系統化與策略性布局,推動AI公務人才培育工作...
-
數位發展部於114年6月至8月間舉辦「公務人員公民科技體驗營數位發展部為鼓勵政府機關體驗公民科技概念,並透過公私協力合作方式,由公民與機關共同探尋可協助機關同仁減輕資訊作業負荷之潛在方案,將於114年6月至8月期間舉辦一系列公民科技活動,詳細活動如下方連結: 公務人員公民科技體驗營:https://...
-
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一、前言 我國將於今(114)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20%),且勞動力人口持續萎縮,面臨嚴峻社會挑戰。而發展智慧機器人,不僅可彌補各領域勞動力不足問題,維持產業競爭力,亦可因應高齡社會的醫療長照需求,提供全天候無間斷服...